北護攜手國合會與商研院開辦國際技職培訓班 強化照護專業接軌智慧醫療
撰稿:研發處國際交流中心、專業實務能力鑑定中心
國合會國際健康照護技職班結訓典禮(國合會提供)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日前與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及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商研院)攜手合作,共同辦理一項專為健康照護專業人員設計之國際短期技職培訓班課程,展現三方在促進智慧健康教育與國際技術交流上的共同願景與實力。
北護大護理系賴倩瑜副教授與國際健康照護技職班學員合照
國際健康照護技職班學員於寶貝機進行肌少風險評估
本次培訓班匯集來自貝里斯、瓜地馬拉、阿根廷、哥倫比亞、厄瓜多、巴拉圭、祕魯、聖露西亞與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等九個國家21位具實務經驗的健康照護專業人士來臺參訓。學員背景多元,涵蓋臨床護理師、護理部主任、醫師、感染控制專員與醫護教育講師等,皆為第一線醫療照護體系與教育領域的核心成員。
運動保健系廖翊宏主任進行高齡者運動後機能飲品飲調示範
課程總時數達145小時,內容涵蓋基礎醫學、健康照護理論與實務、臨床護理技能、遠距照護應用、模擬臨床實作訓練及照護機構參訪等,理論與實務兼備,旨在培育具備國際視野與智慧科技應用能力之照護人才。
護理系黎靜婷助理教授帶領學員體驗急救操作模擬訓練
課程設計緊扣國際專業標準與智慧醫療趨勢,例如成人心肺復甦術(CP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與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AED: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等急救操作結合慢性病案例管理,提昇學員應對高齡者常見健康議題的能力;同時導入世界衛生組織(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推動高齡長者的整合照顧模式 (ICOP: 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概念並結合智慧體適能評估系統,強化對高齡族群健康狀態的整合性評估與照護。
運動保健系吳孝觀助理教授示範下肢外骨骼穿戴方法
此外,課程亦涵蓋雲端賦能運動系統操作 (SMAC: Cloud-Based Interactive Functional Movement Training System)、穿戴式上肢外骨骼 (如鏡像手:Mirror Hand Exoskeleton)、下肢外骨骼 ( Keeogo Dermoskeleton)應用等實作單元,具體展現科技於照護訓練與輔具應用中的實務價值。針對精神與慢性病共病者的個案管理、老人整合照顧、孕產婦及新生兒照護等主題,也透過實作與案例教學深化學員對全人照護觀念的理解與實踐能力。
運動保健系周定衡助理教授講解老化過程中的危險因子及生理變化
北護大長期致力於推動健康照護教育與國際合作,藉由此次與國合會及商研院的三方協力,再次展現智慧健康、臨床實作及專業培訓等面向的堅強實力,進一步強化臺灣在全球健康照護發展上的貢獻與國際影響力。
運動保健系林懿苑副教授帶領學員進行長者平衡訓練運動
吳淑芳校長除恭喜參訓學員順利完成訓練外,感謝國合會促成本次合作,建立學員與我國照護體系的跨國交流,也對於北護大廖翊宏教授、李慈音教授、郭素珍教授、柯莉珊副教授、林懿苑副教授、賴倩瑜副教授、黎靜婷助理教授、周定衡助理教授、吳孝觀助理教授等授課教師致謝。
吳淑芳校長暨授課老師和國合會拉丁美洲健康照護技職培訓班學員合影(國合會提供)
吳淑芳校長代表國合會頒發學員結訓獎項(國合會提供)
相關報導: